理论成果

《政府采购活动争议处理:实务指引与案例分析》案例索引

2021-12-10
浏览次数:
返回列表

《政府采购活动争议处理:实务指引与案例分析》案例索引


1-211210135Q9364.jpg

 

第一章 对供应商的争议事项

【案例 1】境外公司能否作为供应商,参加我国境内的政府采购活动 / 002

【案例 2】个人独资企业能够作为供应商,参加政府采购吗 / 004

【案例 3】个体工商户作为政府采购供应商,如何认定其身份 / 006

【案例 4】分公司、分支机构是否具备独立承担民事责任能力,能够参加政府采购吗 / 011

【案例 5】投标人与采购人曾有仲裁纠纷案件,且未履行仲裁裁决,是否具有良好的商业信誉,能否认定为无效投标 / 013

【案例 6】对个体工商户参加政府采购是否具备条件,应如何审查 / 018

【案例 7】判决认定供应商工作人员曾行贿 5 万元,是否能认定该供应商有重大违法记录 / 021

【案例 8】刑事判决书认定个人独资企业投资人的丈夫犯行贿罪,该企业是否应认定存在重大违法记录 / 023

【案例 9】较大数额罚款金额认定的标准在政府采购、质疑答复、投诉处理时与诉讼时标准不同,以何时标准来认定 / 028

【案例 10】分公司受到税收处罚,是否影响公司依法缴纳税收的良好记录 / 032

【案例 11】采购的货物不在供应商营业执照的经营范围之内,该供应商具备资格条件吗 / 035

【案例 12】公司法定代表人担任另一公司董事长,两公司均为同一单位投资,能参加同一合同项下政府采购活动吗 / 039

II 政府采购活动争议处理:实务指引与案例分析

【案例 13】联合体协议仅约定牵头人出面签订合同,授权书仅由联合体牵头人签章,该联合体是否符合条件 / 043

第二章 对招标活动的争议事项

【案例 14】既有货物又有服务的采购项目,且采购的货物纳入集中采购目录之内,如何确定采购项目属性 / 053

【案例 15】采购人是否可以将依法应当集中采购的项目,隐含在分散采购的项目中进行分散采购 / 057

【案例 16】项目前期已发生的咨询设计服务和测评服务,是否属于采购标的,投标人报价中应否必须包含 / 061

【案例 17】招标文件采购需求的部分内容描述不清的,评分标准中有地方特色需求的评分,被投诉后应如何处理 / 063

【案例 18】在设备采购项目需求中执行的标准,应按设备标准,还是设备所生产的产品标准 / 065

【案例 19】招标文件技术参数未指向特定产品,但有以单一品牌特有的技术指标作为技术要求的情形,且要求中标后提供原厂授权和售后服务承诺函,应如何处理 / 067

【案例 20】采购人要求供应商需具有特定行业协会颁发的证书或产品厂家的相关证书,是否符合规定 / 072

【案例 21】供应商投诉技术、服务要求是为中标人量身定做的,具有指定性、唯一性,但又不能举证、质证,应如何处理 / 076

【案例 22】招标文件要求供应商需具有特定行业的证书、奖项,是否属于排斥潜在供应商公平参与竞标的行为 / 079

【案例 23】招标文件列举“参考品牌”,将外国品牌、进口产品作为加分条件,是否违规 / 081

【案例 24】招标文件对供应商分支机构注册在当地则加分,且评审因素有的与履行合同无关,有的设置有片面性,有的超出项目规模,是否违规 / 084

【案例 25】招标文件所规定的条件,代理商与经销商均不能具备,设置的加分条款不合理的,应如何处理 / 089

【案例 26】招标文件将特定金额合同业绩作为评审因素,是否合理 / 091

【案例 27】招标文件发出之日,应当计算在 5 个工作日之内吗 / 094

【案例 28】变更公告发布后一日即开标,供应商均未提出质疑,是否影响投标文件编制的,开标应否顺延 / 098

【案例 29】对硬件外观特性表述需要样品演示吗,对需直观判断产品优劣的产品需要样品演示吗 / 101

【案例 30】对学生作业本采购,究竟应当用“最低评标价法”,还是“综合评分法” / 104

【案例 31】招标文件中的评标标准过于笼统,是否违规 / 107

【案例 32】“优良中差”能成为评审标准中的分值设置与评审因素的量化指标相对应的内容吗 / 110

【案例 33】投入生产人员情况的评审因素,是否属于投标人的规模条件 / 112

【案例 34】投标文件的质量能否作为评审因素 / 114

【案例 35】能否将投标人服务于本项目的工程师证书数量纳入评审因素 / 115

【案例 36】招标文件评审分值与评审因素不对应是否合理 / 117

【案例 37】评分标准中货物项目的价格分值占总分值的比重低于 30% 的,是否合法 / 119

第三章 对投标活动的争议事项

【案例 38】质疑、投诉供应商投标文件中的公章虚假,应如何处理 / 122

【案例 39】投标人的法定代表人签字授权书是虚假的,该投标有效吗 / 123

【案例 40】夫妻各代表不同公司,向同一政府采购项目投标,是否属于串通 / 127

【案例 41】两公司投标代表的参保单位为同一单位,能推定两公司委托同一个单位投标吗 / 131

【案例 42】投标人缴纳社保的两个员工,分别代表不同公司、不同品牌投标,能否视为串通投标 / 134

【案例 43】三家投标人提供相同品牌产品,投诉人主张废标,应如何处理 / 138

【案例 44】不同投标人提供的核心产品配套部件品牌相同,应否认定为同一品牌核心产品 / 139

【案例 45】招标文件规定“产品授权唯一”,同一品牌授权两家供应商,应如何处理 / 141

【案例 46】投标人未按招标文件要求提供身份材料与授权材料,其投标是否有效 / 143

【案例 47】未按招标文件规定完整填写表格,未全部附上表中所填管理人员的资格证明文件,其资格性、符合性审查是否应当通过 / 145

【案例 48】多家投标人均未按招标文件提供资料,造成通过资格审查不足 3 家,予以废标是否正确 / 149

【案例 49】招标文件未将《开标一览表》漏填工期和免费保修期规定为重大偏差,如有该情形,投标文件能否认定有效 / 151

【案例 50】所投产品为进口货物被认定无效投标,是否合法 / 153

【案例 51】投标文件中未载明分包,投诉处理时辩称拟劳务分包,能否认定属于分包 / 156

【案例 52】投标人报价明显低于其他投标人报价却中标,应如何处理 / 158

【案例 53】6 家投标人投标样品由同一车辆运输至评标现场参与投标,是否为串通投标 / 161

【案例 54】两中标候选人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等网站所留电话号码一致,是否能视同串通投标 / 163

【案例 55】投诉两家供应商投标文件部分内容一致,财政部门应如何处理 / 165

【案例 56】两家供应商投标文件相互混装,其中一家供应商称投标文件中所用印章和授权书系伪造,应如何处理 / 167

【案例 57】不同投标人的投标报价接近,投标保证金退回同一账户,能视为串通投标,能认定投标无效吗 / 171

【案例 58】针对中标供应商串通投标的质疑、投诉,在查无实据的情况下,应当如何处理 / 173

【案例 59】招标文件规定保证金交纳为转账支票、银行本票、银行汇票等形式(不接受现金),网银电汇在“等”的概括之中吗,其投标是否有效 / 178

【案例 60】投标保证金未能通过银行系统签收,是否能认定投标无效 / 181

第四章 对开标活动的争议

【案例 61】因采购中心所在办公大楼关闭,部分供应商未能准时到达开标地点递交投标文件,该次招标采购违规吗 / 184

【案例 62】样品检测环节未录像,是否属于未全程录像 / 185

【案例 63】投标文件密封提交已被接收,开标时发现未按要求标明字样,唱标时可当场宣布“废标”吗 / 187

【案例 64】招标文件只规定投标签到代表应携带的材料,未规定法定代表人应携带的材料,法定代表人递交投标文件被拒收,是否合法 / 191

【案例 65】开标时未验证投标代理人的身份证原件,投标截止时间后拒收有关材料,发生争议应如何处理 / 194

【案例 66】供应商未按规定时间交齐营业执照原件仍中标,被质疑、投诉应如何处理 / 196

【案例 67】开标一览表未标明是三年总价还是每年报价,开标时补写为每年报价,是否属于修改报价 / 199

【案例 68】投标文件的《开标一览表》未填报合计项但填写了总报价,是否认定为无效投标 / 203

【案例 69】开标时主持人有权宣布供应商投标无效吗,如宣布某供应商投标无效应如何处理 / 205

【案例 70】未按省财政厅规范性文件规定的投标文件拆封顺序操作,是否违规 / 210

【案例 71】唱标时碰到一个投标人两个报价,应如何处理 / 213

【案例 72】投诉人对开标过程未提疑义,后对开标时未对投标人的法定代表人、委托代理人的身份进行核验提出异议,该异议能成立吗 / 217

【案例 73】只有一家供应商按招标文件要求提供社保票据,采购代理机构仍然评标,投诉处理决定重新采购,在二审期间原告提供了社保票据,能视为其是合格投标人吗 / 219

第五章 对评标活动的争议

【案例 74】所有投标人都按规定完整地提供了有关资格证明材料,但采购档案中无资格审查记录,能否评标 / 224

【案例 75】招标文件中规定的与实际参加评审的评标委员会组成人数不一致,评标结果有效吗 / 226

【案例 76】评标委员会成员更换而影响评审时间、采购人代表去开标现场、无关人员去评标现场、手机未统一保管,该评标结果有效吗 / 227

【案例 77】同一采购人的两个项目同时招标,所需评审专家专业背景相同,是否应当分别抽取专家 / 232

【案例 78】评标委员会分工评审,对需要专业判断的主观评审因素协商评分,该评审意见是否有效 / 235

【案例 79】评审专家被选定前与某投标人有通话记录,但其评分在合理范围内,其评标行为合法吗 / 237

【案例 80】投标文件所提供的质检报告未盖公章且缺少数据,是否响应招标文件实质要求 / 240

【案例 81】尺寸参数前有“★”但招标文件未作注解,投标文件有所偏离,究竟是“正偏离”还是“重大偏离” / 242

【案例 82】投标文件对招标文件某部分内容未响应,是否属于“细微偏离”,是否能够通过符合性审查 / 247

【案例 83】3 家供应商技术部分得分均为 0,能否视为符合性审查都未通过 / 250

【案例 84】采购文件要求申请文件逐页盖章,PPP 项目资格预审时,申请文件封面和内封面未签章,能否通过符合性审查 / 252

【案例 85】仅封面将“投标文件”写成了“招标文件”,是否应要求其澄清、说明或者补正,还是应直接认定投标无效 / 255

【案例 86】投标人通过澄清方式明确不可竞争的暂列金额及其他项目费未计入总报价,是否合乎规定 / 259

【案例 87】招标文件明确投标价即交货价及其他附带服务的全部费用,评标委员会要求投标人澄清时,询问是否包括招标文件中未列明的费用,对投标文件超出范围、改变内容吗 / 262

【案例 88】通知投标人去评标现场,究竟是澄清、说明、补正,还是偏向性操作 / 265

【案例 89】招标文件规定技术方案进行暗标评审,评标委员会成员评标时已经知道投标人仍然评审,应如何处理 / 267

【案例 90】招标文件没有明确规定具体评标方法和标准,仍继续评标时,应如何处理该争议 / 270

【案例 91】投标文件因缺材料被扣分,投标人在评标结束后补齐材料能重新评审并给分吗 / 272

【案例 92】对招标文件规定的客观分,评委凭主观评分且不一致,应如何处理 / 274

【案例 93】评标增加评审标准,评分不符合招标文件,应如何处理 / 277

【案例 94】对评审因素中因职称证书认定而产生争议,应如何处理 / 281

【案例 95】未中标供应商以某评委评分存在重大错误及倾向性提出质疑投诉,应如何处理 / 283

【案例 96】投标人自认为是小微企业但未提供《中小企业声明函》,对未进行价格调整提出异议能否成立 / 287

【案例 97】投标人对报价过低在评标现场说明因“须抢占市场份额,在很少盈利甚至亏损不大”而报价,应如何处理 / 290

【案例 98】投标报价过低评委未让投标人说明即“废标”,是否合法 / 293

【案例 99】在投标报价中将几项分项报价为 0,是否低于成本价,是否属于无效投标 / 297

【案例 100】提供虚假材料的供应商投标未中标也不是最低报价,影响中标结果吗 / 303

【案例 101】提供有母子公司关系的业绩是否属于虚假业绩,即使扣除该业绩也不影响评分,该供应商的中标应否认定无效 / 306

【案例 102】中标人提供的材料并不虚假,但误导评标委员会给其得分,属不属于提供虚假材料谋取中标结果 / 308

【案例 103】提交的合同真实但不符合加分业绩要求,是否构成提供虚假材料谋取中标的行为 / 310

【案例 104】告知并公告“重新评审”,实为“重新组建评标委员会进行评标”,却未向采购人预算级次相同的财政部门报告,是否违规 / 313

第六章 对非招标方式采购的争议事项

【案例 105】一件对谈判文件中采购方式、不退还保证金、差别或歧视待遇的投诉处理 / 319

【案例 106】未对竞争性谈判文件提出的要求和条件作出实质性响应,应如何处理 / 321

【案例 107】以竞争性谈判方式采购的政府采购项目采用招标程序进行,是否合法 / 327

【案例 108】竞争性谈判时要求供应商进行资格澄清的同时进行二次报价,发生争议应如何处理 / 331

【案例 109】一件对单一来源方式采购的争议,经异议、投诉、复议处理后,行政行为被法院判决撤销 / 337

【案例 110】投标人不足 3 家改为竞争性谈判,其中 2 家参加谈判 1 家谈判文件无效,经专家论证改为单一来源采购,是否符合规定 / 341

【案例 111】对单一来源采购公示未提异议,也未经过质疑、投诉,直接起诉至法院,法院应如何处理 / 343

【案例 112】一件印刷企业因不具有出版经营许可证,不能参加询价采购,以涉嫌排斥潜在供应商为由质疑、投诉、起诉、上诉的案件 / 348

【案例 113】询价采购时,供应商报价最低但未能响应询价通知书,能进入评审吗 / 352

【案例 114】一件询价采购适用竞争性谈判的规定,没有法定理由而重新评审,且存在差别待遇与歧视待遇的争议 / 356

【案例 115】一件对询价成交供应商“围标、串标、陪标”的质疑、投诉与行政诉讼案件 / 359

【案例 116】竞争性磋商文件中没有明确合同签订日期,是否合法 / 362

【案例 117】竞争性磋商的成交供应商,成立不满三年,不能按磋商文件提交近三年类似成功案例,能认定其响应磋商文件吗 / 365

【案例 118】磋商文件发售期限少于 5 个工作日,是否违规 / 371

【案例 119】供应商在其响应文件中提供虚假材料谋取成交结果,需要重新开展采购活动吗 / 372

【案例 120】财政部门能作为协议供货招标的采购人吗,该招标行为是否属于过程性行政行为,能否对其投诉、诉讼 / 377

【案例 121】未参加定点采购招标,不在中标供应商名单中,能否申请复议、提起诉讼,要求撤销中标公告与通知 / 382

【案例 122】先采购完毕,后招标完善程序,是否合法 / 384

【案例 123】涉及国家安全和秘密的货物采购是否需要认定,能否自行采购 / 388

第七章 对中标、成交的争议事项

【案例 124】定标截止时间内,采购人未按评标报告推荐的中标候选人顺序确定中标人,且公告宣布无效,取消了该项目,应如何处理 / 391

【案例 125】投标样品送检程序及检测结果存在问题,通过样品检测淘汰评审得分第一候选人,确定第二候选人中标,是否合法 / 394

【案例 126】取消中标结果后,得分第二名的供应商是否应当确定为中标人 / 399

【案例 127】供应商中标后,因注册地址与生产地址不符而废标,是否合法 / 402

【案例 128】以网站产品信息质疑、投诉中标产品技术参数不符合招标文件,是否有充分依据 / 404

【案例 129】质疑要求检验中标人样品未被许可后,自行购买产品鉴定,能证明应标产品虚假应标吗 / 407

【案例 130】规范性文件规定由投诉人提供服务,而通过竞争性磋商由其他供应商提供,是否违规 / 409

第八章 有关政府采购合同的争议事项

【案例 131】因有争议未在法定期限签订合同,是否应视为供应商放弃中标结果 / 416

【案例 132】被质疑低于成本价仍然签订合同,采购人再以质疑事项为由单方解除合同,该行为合法吗 / 418

【案例 133】询价采购签订合同后,供应商以原型号停产为由要求以另一型号代替,该争议应如何处理 / 422

【案例 134】供应商是否能起诉,要求财政局履行政府采购的财政支付义务 / 425

 


搜索